廟宇文化之旅(三) 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

葉王是台灣交趾陶宗師,也是有文獻記載台灣出生的第一位交趾陶藝師。本名葉獅字麟趾的葉王,諸羅打貓(今嘉義縣民雄鄉)人,因技藝精湛而獲【師】之稱號,美名為【王師】,世遂稱為【葉王】。

道光六年(1826)出生於嘉義打貓,清光緒十三年(1887)歿於嘉義市羊稠巷,享年六十二歲。葉王出生後曾移居台南麻豆,後又遷居於嘉義市內。

葉王父葉清嶽原籍福建漳州府平和縣,於清嘉慶十年(1805) 來台灣嘉義打貓定居,以製陶為業,亦有作品傳世。葉王自小耳濡目染,少年時從來台之廣東陶師習得塑造及施釉技法,與生俱來的天份,加上對釉藥的靈活運用, 使葉王交趾陶逐漸樹立屬於台灣的風土特色,而有別於廣東交趾陶。

葉王幼年受其父薰陶,移居麻豆時,為人牧羊,常以泥土塑人物、禽獸,擺佈戲劇場面為樂,當台南府城建兩廣會館時,聘請了來自廣東的唐 山師傅劉詩構,葉王見劉師傅手藝超群,遂拜為師,學習交趾陶的技法,劉師傅亦將燒製訣竅,傾囊相授。由於此種陶偶不論工法或色彩,均別具一格,深受時人喜 愛,因此聲名大噪,台灣南北兩路寺廟,及大戶巨賈,遂競相延聘。

葉王以所習交趾絕技製作人物、山水、花鳥等陶偶,為廟宇、宅第等建築裝飾,增添觀瞻,尤其 道光末年以下至咸豐、同治年間,翻修廟宇最為盛行,葉王接獲的交趾工程無數,是一生之中,最活躍的鼎盛時期,由於個性孤傲寡言,不曲炎附勢,不攀沿權貴。 雖家境貧窮,作品若遭批評詆毀,即整裝言歸,具藝術家的風骨。葉王享壽60有餘,近人考據出他的生卒年為(1826~1887)。

葉王的作品,現存不多,除了私人收藏之外,尚見於廟宇的建築裝飾,最具代表者,為台南學甲慈濟宮、佳里興震興宮,嘉義朴子鎮配天宮,嘉義市柳林里苦竹寺等四處。其中慈濟宮約於咸豐10年(1860)禮聘葉王製作壁堵及屋頂的裝飾,由於工程浩大,需費時甚久,為了工作的方便,葉王乾脆在廟旁搭建小土窯,自己並住在廟旁,以便長期塑作與燒製。葉王前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,總共創作了數百件交趾陶,安放於三川殿的中脊西施脊上規帶排頭上、正殿壁堵間,以及後殿兩邊18羅漢上端的壁堵,當昭和4年(1929)整修時,何金龍以剪黏工藝取代大部分交趾陶時,仍遺有100餘件葉王的真跡作品;至於佳里興震興宮,位於三川殿的兩端墀頭、步口對看牆、水車堵、拜殿壁堵、主殿東西牆水車堵等,共有葉王的交趾陶40餘件,是葉王在同治7至8年(1868—1869)所作。

葉王弱冠之年即主持嘉義城隍廟的裝修工程,台灣北部多處亦曾有其作品,惜因翻修多已不存於世。其中被列為三級古蹟的新竹鄭家廟至今尚可見其作品。
葉王作品【質】與【量】並重,作品取材廣泛,舉凡人物、花鳥、景物,表情細膩、造型各異、生動自然而不拘泥,技藝之精湛,堪稱一代宗師,其燒製之【胭脂紅】釉,柔艷瑰麗,被視為葉王系的特色,今人一直把葉王定位為台灣交趾陶之父。

根據葉王的曾孫葉金樹先生的考證,葉王前後收有三徒,姓名可考的只有許子瀾一人,許氏為清秀才,但非以製作交趾陶為業,應是閒暇消遣而已。另外兩人一姓簡,另一名不詳,僅知其中一人住嘉義北社尾。

後有黃得意其人,獲葉王寶石釉配方,再傳予林添木老師傅。現傳林添木為葉王嫡系子弟並不正確,但因林添木承續了葉王製作交趾陶求知求進之精神,故得以將嘉義交趾陶發陽光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羅李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